9月25日,全国农技中心、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共同举办了2020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暨庆丰收活动。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等省市
种子事业机构负责人,浙江及相关省、市水稻科研院所专家领导以及
种子企业单位代表等300多人参加了活动。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刘信出席讲话并宣布活动开幕,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发布大会推荐品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蔡元杰主持开幕式。
本次大会展示现场共种植品种446个,其中展示品种260个、区试品种186个,展示规模为历年之最。品种类型多、稻米品质优、抗性好,现场重点展示了常规单季籼稻、粳稻、籼粳杂交稻等生产品种,还展示了旱稻、糯稻、彩色
稻谷等13个特殊类型稻以及16个稻种质资源;此外,首次开辟专用稻展示专区,展示了适合黄酒酿造、年糕加工品种及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宜糖稻、适宜儿童食用的锌稻品种。大会还首次现场展出了米塑、黄酒、年糕、榨面、粽子、宜糖米等34个特色米制品和49个优质稻米新品种。
会前,经专家组对展示品种的产量、米质、抗性指标、田间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推选出了甬优1540、甬优17、华中优1号、嘉丰优2号、嘉禾优7245、甬优7850、江两优7901、春优927、浙粳优1578、秀优207等10个籼粳杂交稻品种,中浙优H7、晶两优534、荃优929、荃优822、泰两优217等5个杂交籼稻品种,浙粳99、中嘉8号、嘉禾香1号、秀水14、嘉67等5个常规粳稻品种,共20个大会推荐品种,并在大会开幕式上进行了发布。
刘信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随着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品种创新活力得到极大激发和释放,从过去缺品种进入到了现在品种多的市场繁荣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和跟踪评价已成为破解农民选种难的有效途径。下一步,要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厚植技术支撑优势,积极开拓创新,加快构建品种展示评价体系,加快提升品种展示评价工作质量,加大品种展示评价结果的宣传利用,共同建设好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大平台。
在去年签订的长三角地区种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大会还举行了长三角地区种业科企合作签约仪式。大会同时举办了之江论稻活动,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围绕水稻育种、水稻产业发展、植物新品种保护等主题进行了研讨。